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——訪談葉邦角[1978級]
來源: 發布時間:2013-06-07 瀏覽次數:次個人簡歷:
葉邦角,男,浙江省平陽人,1978年考入溫州師范??茖W校物理專業,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黨委書記、副院長,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。是中國核學會理事,中國核物理學會常務理事,安徽省核學會常務副理事長,全國正電子譜學專業委員會主任, 兼任《原子核物理評論》,《現代物理知識》,《大學物理》,《物理》等雜志編委;還兼任全國高?!读W》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,全國高校《電磁學》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等職。
踏實做事,誠實做人,勤懇工作,孜孜育人。
電話里葉教授的聲音是穩重平緩的,但依舊可以通過聽筒,感受到葉教授富有邏輯的思維與真誠懇切的態度。整個對話過程中,筆者覺得他似乎更像一位親近耐心的長者,娓娓道來他與母校的淵源故事,悉心給予當代大學生中肯的見解和人生體悟。
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
不是遠游之子,卻仍懷游子之思。業已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博士生導師的葉教授,還是不忘時刻關注母校動態發展,早在2008年,他就被溫州大學聘請為客座教授,為母校開設一系列的講座。
新中國恢復高考制度的第二年,葉邦角走進了考場,憑借刻苦的備考復習和良好的考場發揮,為自己爭取到了一份來之不易的大學錄取通知書。葉教授覺得自己是“時代的幸運兒”?!艾F在回憶起當初考上大學的那段經歷,心情依舊很激動。”葉教授如是說,“因此也格外珍惜這個機會,想要好好把握,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”。
七十年代末的大學校園,整體環境顯得尤為樸質,各種硬件措施也都較為陳舊、簡陋,這是葉老師回憶起當年的母校的總體印象。學校內校風淳樸,學生們學習勤奮,課外時間除了運動,大多都投入到剛建成的圖書館里去看書。由于當時高考制度恢復不久,全校招生才三百多人,葉教授所在的物理系一個班四十多人中,彼此年齡相差最大的達到二十多歲,這倒促進了互相之間成長經歷、人生閱歷的交流學習。
談到自己大學里的恩師們,葉教授有些興奮?!爱斈隃貛熢河幸慌軆炐愕睦蠋煟缧焱麡邢壬?、柯永權先生等,他們教書水平精湛、教學態度嚴謹負責,李若由先生還自己動手做教具,通過生動的表演促進學生們對概念的理解,到現在,他們依舊是我學習、欽佩的榜樣?!彪m然那時學習條件艱難,但師生之間融洽的關系,也為生活平添了一絲亮麗的色彩。在課余時間,老師熱心為學生答疑解難,學生也樂于去老師家中求教、聊天談心,師生之間多了一分“朋友”的情誼。葉教授為我們鋪展開那個年代良師諍友間和諧溫馨的畫面,那種樸質醇厚的情結與感動令當代大學生欣羨向往,這也是曾經的溫師院留給葉教授他們這一代學子最溫暖真實的記憶。
求學問是,教事喻德
三年的大學生活圓滿落幕后,葉教授繼而進入平陽鰲江第二中學任教。在教學過程中,葉教授兢兢業業,成果豐碩。與此同時,他仍然信奉莊子“吾生也有涯,而吾知也無涯”的教誨,堅持不間斷地學習,求學若渴。
求知欲就像一股汨汨流動的泉水,不斷滋養一個人心靈的綠洲,葉教授也覺得越來越有必要尋求一個更大的平臺,去譜寫人生另一處壯美的勝景。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,也為了更好地服務社會,帶著堅定的信念和強大的行動力,葉教授先后在浙江教育學院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習,并于1993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學博士,并榮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最高獎“郭沫若獎”。之后留校任教,他曾訪問日本原子力研究所,并擔任東京大學客座教授。在日本留訪的幾年里,葉教授不僅深深地體會到日本大學在學術方面艱苦鉆研、獨立自主的精神,同時也促成葉教授在教學思維方面的轉變。
回國以后,葉教授一方面從事粒子物理與核物理的科學研究,在中子物理、正電子物理和繆子物理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。另一方面從事基礎課的教學工作。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教學名師,葉教授堅持在教學中采用批判性思維,他常給學生說:“定理不見得是真理,勇于挑戰課本、挑戰定理,你將會發現一切都可能改變!”。葉教授認為物理學是一門美的科學,藝術家追求的是自然界外在的美,而物理學家追求的是自然界內在的美。葉教授始終把美作為主線貫穿到全部課程,用美激發學生對物理的熱愛、興趣和激情! 他把教學當成一門藝術,把講臺當成一個舞臺。正是這種創新的教學理想和對教學的熱愛,他為國家為社會培育出一批批優質的棟梁之才。談到中國當代的大學教育,葉教授認為只要中國能有一批純粹的人,拋除利益雜念,心無旁騖持之以恒地進行學術研究,中國科技的發展在短時間內趕超歐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。求學之路本來就是“路漫漫其修遠兮”,所謂厚積薄發,達到一定量變,成果自然會產生?!皩W習的過程就是享受的過程,有誰能否認付出的快樂呢?”恒心、專心、耐心是打開成功之門的三把鑰匙。
回顧自己走過的幾十年的求學執教之路,葉教授總結道,求知欲正是他不斷突破自我、擷取學術成果的重要原因。本著“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”的精神,葉教授無所畏懼地邁出一步步前進的步伐?!拔胰松缆返母膶懙靡嬗趪遗c社會以及每一個在求學問是道路上提供我幫助的人,而現在,也正是我折射自己光與熱的時刻了?!比~教授感慨道。秉持著這種樸素的想法,他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一站就是幾十年。當初那種不甘落于人后的執著,那顆懂得為機遇而感恩的心,一路支持著他去完成這半生簡單而唯一的目標: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。
回溯過往,祝福溫大
溫州作為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,擁有優惠的國家政策和濃厚的創業氛圍,希望母校能夠因地制宜,結合周圍的社會人文環境,共鑄大學文化,探索出一套適于溫州大學發展的成長模式,也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優質的應用型人才,創造出更多的社會價值。
后記:
在求學問是的道路上,他上下求索;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中,他孜孜不倦;在待人接物的細節中,他謙卑自讓。歲月滄桑,見證了他畢生致力學術的抱負與堅守。葉邦角,以一位學者的嚴謹務實,以一位師者的循循善誘,為他所熱愛的事業與國家貢獻著永遠的激情與熱量。
學生記者:勵志斌
Copyright ? 2022 溫州大學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. 技術支持:捷點科技
溫大公眾號
溫大抖音號
校友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