擺正心態 腳踏實地——訪談王品海[1988級]
來源: 發布時間:2013-06-07 瀏覽次數:次個人簡歷:
王品海,男,浙江溫州人,1988年考入溫州大學建工系工民建專業。2000年7月畢業于浙江大學土木系建筑工程專業本科;2011年12月獲得武漢大學工學碩士學位。1991年-1998年在溫州市甌海房屋開發總公司工作,任工程部經理;1998年-1999年負責開發建設甌海區重點項目甌??萍即髲B;1999年至今在溫州市華甌建設工程監理有限公司(全國甲級)任董事長、總經理、黨支部書記。曾獲甌海區首屆十大青年企業家、市青聯委員、優秀共產黨員等諸多榮譽。
人生感言:
質量真的重于泰山!
大學韶光,充實自我
即便兩年的時光是如此的匆匆,即便生活的環境沒有那么舒適愜意,記憶中的大學,這段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青春韶光依舊是這么美麗,這么深刻。
作為班里獨當一面的團支部書記,他總會站在班級的前頭,帶領著整個班級沖鋒在大學這個年輕的戰場上。于他自身而言,無論是管理能力還是組織協調能力,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。班里舉行活動,他總是積極做好策劃和分配協調工作,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,他總是從中尋找最恰當的方法來解決。正是在一次次解決問題的過程中,他的各項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。
他的班級一直是個非常上進、團結的大集體,平時大家都愛在一起探討許多關于專業學術上的問題,主動聘請市里知名專家來校講座,課間去參觀工地。離開學校后二十五年同窗好友們仍保持著密切的聯系,幾個老同學常聚在一起打打羽毛球,經常聚會,他一臉幸福地告訴我們:“無論誰遇到什么問題,大家都會相互非常熱心地提供幫助。”在他的心目中,與大學同學間的友誼是很寶貴的一筆財富,他也相信大學的友誼是最純粹的,不摻雜任何利益成分,他一直很珍惜這些朋友。
最初,建工專業并不是他理想的目標,但在大學里接觸這個專業之后,他發現自己居然對建筑有著濃厚的興趣。他笑著打趣到,自己真是個幸運兒,不僅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,更幸運的是還被分配到了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好工作。之后又談到,他在大學里,把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放在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上,此外還特別重視人際交往、寫作、以及自我品格性情的塑造。今天能在專業領域取得如此的成就,與他在大學里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密切相關。他常窩在圖書館閱讀專業書籍,關注專業新動態。他明白要集中精力,才能把自己的專業學好、學精。
“大學里學的都是以理論知識為主,然而有一種技能更應該在大學里培養出來,那就是寫作能力。”他感慨道,“現在參加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文筆,不求文采華麗,至少文筆流暢。無論什么工作,即使是技術性工作,也是需要記錄一些工作進程筆記,或為某些案件保底。所以,我覺得自己在大學里通過閱讀,通過做好團支部書記的匯報工作,在這方面得到了不少的鍛煉。”
縝密籌劃 積極創業
如果沒有跨出創業的一步,他在國企也同樣能做得很出色,但年輕人總是渴望挑戰自己。經過縝密的考慮與周到的準備之后,他終于辦起了現在的溫州市華甌建設工程監理有限公司。1999年還是丙級資質的華甌,然而2000年就為暫定乙級,2001年上升為乙級,2003年又躋身全國甲級,三年三大跳,這樣的速度,別說在溫州,甚至在全省也是罕見的。
當問及這期間的感受時,他回憶,當時省里下文件說要在溫州市成立至少兩個甲級的企業,但上升到甲級需要嚴苛的條件,當時他的公司還遠沒有達到可以申請到甲級的要求,主要是注冊人員。年輕人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,敢于嘗試和挑戰自我。他通過手下員工的同學關系聯系到幾個省外的注冊人員,又連夜進行準備。他當時并沒有考慮很多,只是單純地想爭取,并且全力以赴地做準備。最后結局是喜人的,連很多規模更大的同類企業都刮目相看。他笑著說:“當時審批的人也說,他們怎么也沒想到我們會來爭取到這個資格。畢竟我們不是當時溫州這個行業最好、也不是最大的公司,而那些本有著優勢的公司很多直接放棄了這個機會?!?/span>
諄諄教誨 語重心長
現在很多大學生將“創業”與“經商”混淆,認為創業只是簡單地做一些小生意,而沒有真正利用起自己的專業優勢,利用專業知識走創業道路。對于創業應該有一個長遠的規劃,如果僅僅局限于當前的小生意,那勢必走不遠。如果因為大學期間的“創業”耽誤了學業,就更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。他一個大學同學有這種情況,讀書期間主張創業,在學校里開了一家小店,結果耽誤了學習,最后沒有順利畢業,現今的情況也不甚如意。從中我們意識到,即便是創業也需要扎根基礎,不能盲目行事,需要考慮周密,才能減少不必要的彎路。不僅是創業,做其他事情有一條明確清晰的思路也至關重要。
此外他還建議溫大學子,不能只是埋頭讀書,更應該胸懷祖國,放眼世界,多多關注時事,培養自己的政治敏感度,為以后的人生做好鋪墊。
后記:
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采訪,我們對他務實求真,腳踏實地,虛心上進,并堅信“是金子總會發光”的精神有了更深一步的體會,相信他會在自己的職業道路上越走越輝煌!
學生記者:潘周燁 王躋
Copyright ? 2022 溫州大學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. 技術支持:捷點科技
溫大公眾號
溫大抖音號
校友公眾號